近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揭晓。西安交大电信学部自动化学院教授曹晓宇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曹晓宇:深耕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产教融合攻关“卡脖子”难题

曹晓宇,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省级科技领军人才,获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现任学术职务包括IFAC智慧城市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席、Cyber-Physical Energy Systems国际期刊执行编辑、四川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研究院智慧综合能源所所长等。
聚焦能源安全推进原始创新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双碳”重大战略目标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占比迅速提升,其高不确定性、强波动本质对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带来极大冲击。曹晓宇聚焦国家能源安全,提出了国际领先的电力系统不确定优化理论及方法,为能源结构低碳转型保驾护航。
在电力优化领域,曾有不少学者认为二阶锥最优潮流问题存在强对偶性,这是一项对优化解算十分关键的数学性质。但曹晓宇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敏锐察觉到该结论可能存在问题。他夜以继日,通过大量数值实验找到了反例,在国际上首次证明该性质的非普遍性,纠正了广泛误解。他提出令该性质严格成立的理论条件,创新研发了一类基于强对偶性的不确定优化算法。相比于现有主流优化算法,将计算时间缩减了1-3个数量级。
自入职以来,曹晓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电网公司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首创的多尺度风险决策、信息物理融合韧性提升、柔性资源聚合互动等方法,在两院院士牵头的科技成果鉴定中获评多个“国际领先”。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取得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10项。成果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创新奖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科技奖励多项。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低碳高韧性电网建设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服务人民用电品质提升,把论文写上雪域高原。曹晓宇牵头承担国网西藏电力公司科技项目,多次赴西藏实地攻关,在储能电站选址定容、源网储协同调度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解决了高原电网供电薄弱、建设困难的“卡脖子”难题。学界业界10余位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为消除我国高原地区“无电人口”提供了有力支持。信息物理深度融合,服务高韧性电网建设。曹晓宇参与研发陕西电网大数据智能云平台,覆盖陕西14余万配电台区和1600万用户,采用信息物理融合手段实现了高韧性运行管控。相关成果经受住了西安、咸阳等城市电力负荷快速增长、秦岭山区恶劣雨雪灾害等挑战,服务陕西电网供电可靠性稳步提升。
产教融合全链创新,助推清洁低碳电网落地。依托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大型能源央企的产学研合作,他的成果逐步推广应用于河北、山西、江苏、浙江等10余省份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研发的电力优化算法及配套软件支撑了华能山西科技城综合能源中心等多个清洁能源微网示范项目。
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引领学生做西迁新传人

曹晓宇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突出“专业+思政”协同育人新导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常以西迁师生真实事例,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专业课《运筹学》的教学中,他将科研前辈的奋斗故事引入课堂,并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培养学生传承科学家精神、建立系统工程思维。在其言传身教下,学生思想端正、追求进步,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他本人获西安交大本科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截至目前,他指导的本硕博学生获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等国家级荣誉多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和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60余项。超半数毕业生投身西部建设,成为科研院所与大型国企的青年骨干。
文字: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