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深化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依托学校“6352”工程和“1121”产学研融合模式,电信学部于2025年暑期继续开展“科技强国·企航计划”专项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进一系列领先科技企业,通过参观、调研和座谈等形式,近距离感知科技前沿与发展动态,增强学生对国家重点行业的认识,激发创新热情,助力职业成长。
一、企业参访:走进创新一线,触摸产业脉搏
各实践小队依次参访了包括华为、OPPO、vivo、中兴通讯、科大讯飞、兆易创新、迈瑞医疗、南瑞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九研究所等十余家国内顶尖科技企业。在这些企业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创新实验室中,实践队伍深入企业研发与生产一线,实地感受科技创新如何驱动产业发展。


图1-电信学子参观中兴通讯、招商银行科技中心合影留念
在华为的松山湖基地,实践成员们深入探访华为终端BG业务,系统了解鸿蒙分布式操作系统从底层芯片到全场景体验的技术架构。专家现场演示如何通过简单手势操作实现不同设备间文件无缝传输,实践成员们通过技术讲解、实验室参观和工程师交流,全面了解了华为终端业务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图2-华为松山湖基地、西安oppo研发中心
在OPPO西安研发中心,OPPO相关负责人向实践成员们介绍了公司发展概况、全球战略布局、技术创新成果及人才理念。从MP3播放器起步到今天软硬服一体化的全球科技品牌,OPPO始终坚持“科技为人,以善天下”的初心,专注打造令人怦然心动的产品。技术代表围绕产品研发流程、5G通信、用户导向设计等展开深入交流,让实践成员们对智能终端的底层逻辑与研发机制有了清晰认知。

图3-电信学子赴西安华为参观交流合影留念
在中兴通讯的智能制造基地,实践成员们了解到基地发展的一路风雨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中兴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着自主创新的道路,从5G发展伊始,就全面布局5G涵盖各类核心产品和创新技术,逐步拓展到数字基建的各个方面。现如今,已能够自主研发核心芯片、开放全栈智算方案,建立智算分布式数据库、操作系统,建立云计算平台和星云人工智能等等。
“我们用5G制造5G”,讲解员指向实时反馈生产数据的“数字星云”大屏介绍,“产线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显示着生产数据、质量检测结果,每一个出产的设备都有专属条码,能够定位设备使用的是哪批物料,来自哪个产线,做到精准溯源,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产线的全自动优化,产品品质的提升,背后有的不仅是中兴通讯“用5G制造5G”的理念,更是它始终坚持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


图4-中兴通讯产品介绍及电信学子中兴参观记录本
兆易创新的参访让实践成员深入半导体产业最前沿。企业专家详细介绍了NOR Flash存储器在5G终端设备中实现“高速低功耗”的技术突破,从电荷存储机制优化到协议适配的工程化实现,展现了中国芯片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
南瑞集团展厅内,实践成员通过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动态演示,深入了解特高压输电、新能源并网等核心技术。在人工智能实验室,高性能计算平台与智能视觉识别系统正在模拟电力设备故障诊断场景,展现“AI+能源”的深度融合。
二、技术体验:感知尖端应用,激发创新思维
各实践队伍通过亲手操作和实时交互,深度体验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在华为运动健康实验室,实践成员体验了高精度动作捕捉系统测试流程。通过模拟不同运动状态下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采集过程,了解华为如何通过海量数据分析优化运动算法,提升产品用户体验。在OPPO西安研发中心,技术代表围绕产品研发流程、5G通信、用户导向设计等展开深入交流,让实践成员们对智能终端的底层逻辑与研发机制有了清晰认知。


图5-参观华为智能穿戴数据采集实验室并与技术代表交流
迈瑞医疗的AED急救培训中,实践成员在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实操练习。从环境安全评估、电极片贴放到电击操作,完整掌握了急救设备使用流程。实践成员庞小博表示:“这次培训让我深刻体会到医疗科技对生命守护的重要意义。”


图6-电信学子参观迈瑞医疗并进行AED急救培训
科大讯飞的智慧教育演示区,实践成员亲身体验AI英语口语评测系统。通过实时语音交互,系统能够精准识别发音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vivo影像实验室内,实践成员测试了最新旗舰手机的夜景拍摄功能。工程师现场讲解如何通过算法优化和传感器升级,在极低光照环境下依然保持画面纯净度和色彩准确性。
三、校友交流:对话成长路径,明晰职业方向
本次活动还特别关注实践成员们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在各企业安排的校友交流环节,通过与企业高管、研发人员的交流座谈,实践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未来行业的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
在OPPO研发中心,2017届校友谭建忠分享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蜕变历程。“在产品量产阶段,我们经常需要连续多天驻守产线,解决突发工艺问题。”他建议实践成员“在校期间要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这比单纯掌握知识更重要。”
作为"星火计划"的优秀学员,2023届校友蔡迪以亲身经历分享了在科大讯飞的成长故事。目前担任教育产品经理的他,详细讲述了自己从职场新人到独当一面的蜕变过程,特别提到公司"导师制"培养体系和丰富的内部培训资源如何助力其快速成长。他建议学弟学妹们要把握AI行业发展机遇,在校期间既要夯实程序设计、机器学习等硬实力,也要培养产品思维、沟通协作等软技能。"在科大讯飞,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赛道",蔡迪充满激情的分享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在中兴智能制造基地会议中心,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入职中兴通讯的唐经理为大家展示了中兴通讯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与转型之路,通过参与企业的招聘宣讲,实践成员们了解到了各大科技企业的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计划,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在谈到中兴受到外国“制裁”,遇到的“卡脖子”的问题的时候,唐经理用当时整个中兴研发团队成员听从指挥、无私奉献、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与学校弘扬的“西迁精神”做了比较,让同学们在基地中再次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前沿工作者和前辈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


图7-参加科大讯飞、中兴通讯座谈
南瑞集团人工智能团队专家唐宁恺博士与实践成员探讨了“AI+电力”的研究方向。“电力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从设备故障预测到电网负荷优化,都需要跨学科的技术人才。” 带队老师、电信学部辅导员余恩得表示:“此次实践搭建了‘专业能力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平台,当前电力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参访企业的智能电网调度、新能源消纳等核心业务与电信学部学生的专业能力紧密契合。”
兆易创新的校友分享会上,芯片设计工程师坦言:“半导体行业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坚持。一个芯片从设计到量产往往需要经过数百次迭代优化,但当我们看到自主设计的芯片在关键设备中稳定运行,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这份执着与坚守让实践成员对半导体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图8-电信学子前往南瑞集团、华为进行校友以及专家访谈
华为专家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鸿蒙系统的技术架构。作为华为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鸿蒙从芯片底层开始构建,实现了全栈自研。在演示环节,专家展示了鸿蒙的分布式能力——通过手势操作,用户可以在不同设备间无缝传输文件,这一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芯片级的协同计算能力。
实践结语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实践成员们的视野,增强了实践成员们对行业的认知,更激发了他们投身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发展的热情。通过实地走访科技企业,实践成员们感受到了创新的脉搏,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卓越工程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交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