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8年12月,其前身为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下属的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本学院办学宗旨是:培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的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精湛的实践技能、优秀的科学素养、国际化的视野与竞争力,能从事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物理电子和信息显示、微波技术、光通信与网络技术以及集成电路、集成电子和光电子系统方面的理论、应用及设计和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本学院支撑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第三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十,近两次学科评估A−。本学院可培养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学位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各层次专业人才,其中本科生按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包含4个二级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其中,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物理电子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型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专业为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085403集成电路工程、085408光电信息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型博士生研究生按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培养。本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分别于2010年和2015年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综合评估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微电子学院是在西安交通大学1959年成立的以半导体物理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应用物理”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国内最早从事半导体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单位之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建设学科、“985工程”建设学科,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2007年成立微电子学系,2015年7月获教育部等六部委批准筹建示范性微电子学院,2015年12月学校批准成立微电子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无线电技术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属一级学科,含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二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是“十一五”期间“985工程”及“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培育)。2017年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9年学院本科专业信息工程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名单。
自动化学院下设四个研究所、一个研究中心及一个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分别是:系统工程研究所、综合自动化研究所、自动控制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控制工程研究所、信息工程科学研究中心、自动化本科教学实验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58年,是国内首批设立的计算机专业之一。2019年4月,在原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与计算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上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以办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旨在培养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技术,并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60多年来计算机专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累计为国家培养6692名本科毕业生、3712名硕士和383名博士,其中包括像陈国良院士、陈桂林院士、钱德沛院士、侯义斌教授、王田苗教授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以及周鸿祎、荣海、陈宏、张欣、吴振海等一批杰出的企业家。
自1999年开始,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整合自动化、计算机、通信等专业相关方向的教师,组建了大规模网络化系统安全方向的研究团队,展开了网络安全研究。以此为基础,2006年成立了“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9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化系统优化、安全与信息服务”创新群体,并于2016年获批国家首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获批国家首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